中国自古就爱出道德卫士,别人做了什么,他们都喜欢拿来指指点点,而且不管是做的好事还是坏事,他们都能找出理由来反驳。拿小月月说事:道德卫士就会说,那位救人的大婶是什么居心?无缘无故为什么要救她? 最近看了胡金铨的《龙门客栈》,里边的萧某人给朱氏兄妹传纸条告诉他们他们喝的酒里有毒,事后道德卫士朱氏兄长对亲妹妹说:无缘无故,他凭什么救咱?道德卫士们以为自己占据着道德的制高点,便可以对别人指手画脚。
我在美国读大学,学到了很多中国价值观中没有的东西。其中有一点,就是不要轻易的make a judgement。看上去这是件很简单的事,但是对于国人来说,这件事太难了。在美国,对一个杀人犯,美国人都不敢太轻易下定论,甚至有时候会从自身给杀人犯解说。远的如我的学长,91年制造了震惊中美的校园屠杀的卢刚。卢刚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教授,同学,和学校的其他人员,包括自己在内,造成了6人死亡的惨剧。事后,遇难者之一的Anne Cleary的兄妹写了一封信给卢刚的家人,表达了对双方家庭损失的悲痛。近的如2005年弗吉尼亚理工枪击案中的韩裔枪手,在葬礼上遇难者名字中,甚至包括了枪手本人。事后,纪念活动中的参与人员说这件事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是社会的失职才导致了这一悲剧。在中国,不说远的,就提药家鑫事件。整个事件中,社会在做的一直是谴责药家鑫和其家庭,直到药家鑫被枪毙后几个月,他的父亲,为了维护自己仅存的尊严,将药家鑫事件中张妙的代理律师以侵害名誉权的名义告上了法庭。我在这里的意思并不是为药家鑫开脱,我只是在提供一种思路,那就是不要轻易的make a judgement。
话题转到本篇影评的主题,电影上。
关于这部电影的定论太多了,其中备受争议的,或者叫备受推崇的就是妓女换处女这个观点。诚然,事实如此,确实是妓女换了处女。但是我在这里就将电影中已经给出的,道德卫士视而不见的,或者叫选择性失明的一个说法。
这个说法很简单,伏笔做的很清晰,甚至用了一段电影,几个情节来发展这个伏笔,最后将伏笔带上台面,而道德卫士们只说了带上台面的一部分,之前的伏笔则完全删除了。
电影中已经给出了很好的答案:首先,在日军第一次闯入教堂抓学生的时候,学生本来想去地窖躲避,但是在被日军发现行踪的情况下去地窖无疑就是拉本在地窖的妓女们下水,所以学生们为了不让更多的人受伤(这是个道德困境,后边还要讨论)跑向了楼上躲避,在这一幕里,学生救了妓女。其次,小蚊子不小心闯入唱诗班,给绝望的学生带来了希望,因为他们可以被代替。这种代替,只是一种方案,一种option,一种alternative。电影并没有说,这就是唯一的选择。再次,学生,明显的是未成年人,作为大人就有义务,有责任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这就是为什么克里斯蒂安贝尔演的二流子虽然很利己主义,进来后一直跟小男孩儿要钱,但是在大义面前,还是舍弃了逃走的机会,选择留下来保护孩子们(这里可以说绝大部分是为了保护学生,因为前半部电影一直在表现小男孩让贝尔留下来,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贝尔听到孩子们被追赶的声音的时候从衣橱中出来,并大声呼喊:they are just children。虽然玉墨也对保护她们有所表示)。这样,说到了大人作为成年人,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孩子,所以一群成年的女人,放下身份,放下一切不提,单以成年人的身份,有充分的理由代替学生去送死,只不过他们的身份比普通妇女特殊一点,这点却成了道德卫士们口中的把柄。
道德困境,是这部电影的噱头,也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在生死大义问题上,我觉得本片可以和《拯救大兵瑞恩》拼一拼。《拯救》中,八个人去救一个:值,不值?电影没有给出答案,只是阿汤哥最后对马特达蒙说:好好活着。《十三钗》也提出了一个道德困境,只不过这个道德困境的答案相比《拯救》简单了许多:作为成年人,有义务,也有责任保护未成年人。这是一个现代社会中普遍认可的一个价值观,甚至可以称为普适价值。